分卷阅读177(1/1)

有人欢喜有人忧,并未宣王党羽,也并非成王党羽的人,於心中深深地叹息了一声。事已至此,反对也是没有用处了。

不求这位新帝如何的英明神武,励图治,只希望不要比延和帝要差就行了。

只是新帝注定叫这些中立的大臣失望了,不过短短几日,刚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宏宣帝便得意忘形,大肆张扬,任由自己喜好胡乱封赏臣僚妃嫔。

朝中政务积累,他却不去处理,成日只知道沉迷享乐,不思进取。

心头仍旧存着大越的臣子忍不住上奏劝说,新帝面上诚恳十分的应下了,私底下却是丝毫未改,我信我素。臣子们若是劝得多了,他就摆出了脸色,严重的甚至会被他在宫殿前,在众目睽睽下被他身边的太监使用杖刑。

曲州地龙翻身一事尚未过去,百姓还未曾被中央安抚好,宏宣王就已经开始为太后的寿诞搜刮起了财物。

宏宣帝其人说起了并不愚笨,甚至还有这几分小聪明。搜集财物并非从民间平民手中,而是抓朝中臣子的把柄。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朝廷大臣中的猫腻还是很多的。

宏宣帝继位元未过多久,待找齐了证据就叫人抄了原先极受延和帝信任的大臣的家产。

那大臣着实也算得上一位奸臣,抄就被抄了,证据确凿旁人也无法说些什麽。然而不久之後宏宣帝却又是一副蠢蠢欲动,想要抄家敛财的模样,叫朝中大臣不禁胆战心惊,生怕下一个下场悲惨的人就成了自己。

一时间,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均是眼巴巴地看着宏宣帝的下一举动。

未过几月,有识之士皆看出了宏宣帝的亡国之相,嗟嗷不止,这大越将近千年的江山,怕是要断送在宏宣帝的手中了。

宏宣帝这边荒唐行举不断,渐渐叫臣子生出了离心。

屋漏偏逢连夜雨,曲州云州等地天灾不断,朝廷的拨款救济却迟迟不到百姓的手中,官府无能,人心散乱,终有义士揭竿而起。

原本只是小小的声音,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壮大了起来,大有一举撸下宏宣帝的模样。

臣子连连上奏,总算是叫宏宣帝重视了起来。

这一看,他不由得大惊失色。曲州成州的乱军因为距离的关系,暂且未被他放在眼里,但距离京城相近的成州也反了,却是叫他再也安不下心来。

宏宣帝一夜未睡,翻来覆去了许久,第二日早朝派遣了自己心中最为信任的心腹将领前度攻打成州叛军,只可惜没过多久就被人家压着反揍了一顿。

宏宣帝加大了兵力再次派人前去,却还是一无所获。

宏宣帝终於不再沉溺于玩乐之中,思来想去,琢磨了许久,在无人可以派遣的情况下,选中了正在京城不久外训练着士兵的方问玉。

方问玉虽是女子,但谋略武功却是毫不逊色,强於这大越绝大部分的将领。宏宣帝之前看轻她身为女子的身份,可如今无计可施之下,也只得派遣了方问玉前去抵抗叛军。

“启禀皇上,臣有一事相求。”大殿上,方问玉抱拳施礼。

听她毫无迟疑的应了下来,宏宣帝心里很是满意。心情愉悦之下,听她说有事相求,也并未露出丝毫不耐烦的表情,反而和颜悦色的说道:“方大人请讲。”

“臣身边可用之人甚少,因此想向皇上求一人。”方问玉说道,面对着宏宣帝顿时变皱起了的眉头,也半分的畏惧,开口道:“臣曾听人说起过,五公主是容国公血脉,自幼喜爱兵书,武艺也是极为出色……”说到这里,她就没有继续说了下去,而她相信,宏宣帝能够听懂自己的未尽之言。

宏宣帝近来因沉溺享乐显得苍白虚弱的面孔上浮现了几分迟疑。

这位五妹与其他姐妹不同,他是知道的。刺绣女红,女子家该学会的东西样样不通,不该

学的倒是学得很好。

问他为什麽会知晓,这自然是从他那位脾气骄纵,天不怕地不怕的亲妹四公主口中听到的。

这两人一个受宠,一个不受宠,但除却落水那一次,他的亲妹从未在这位五皇妹的身上讨到过什麽便宜。

可是学得好归学得好,上战场能行吗?宏宣帝迟疑了一下,抬眼看着方问玉陈恳的神情,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五皇妹平日就是个深明大义之人,为国出力想必她是极为乐意的。”宏宣帝说道,之後立即下了一道旨意,送到了尚书府中。

方问玉附和着宏宣帝的话,眼中却闪过了一丝冷意。好一个深明大义,若不愿出力抗敌,则是不识抬举了吧。

她心中冷笑了几声,又对着宏宣帝行了礼,重新站回了人群中。

早朝後,宏宣帝的旨意变到了尚书府中。

刘尚书这几日因病呆在家中,不曾出门半步。

太监传达旨意的时候,一家人刚用完午膳不久,正在厅堂中说话。

等听完了宏宣帝的旨意,尚书府上下均是目瞪口呆。

皇帝竟叫他们的公主媳妇带兵抵抗逆贼?

柳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跪在地上接旨的时候,双眼发怔,迟迟不曾反应过来。

等到太监趾高气昂的离开了,柳氏腾地站起了身,将那道明黄色的圣旨甩在了地上,怒声道:“朝中的将领都死光了吗?竟让金枝玉叶的公主上场杀敌!”

刘尚书弯腰拾起地上沾了灰的圣旨,轻拍了拍去,唉声叹气,口中喃喃不止,直道荒唐。

“老爷,晋元已去北疆杀敌,哪有媳妇随後跟上的道理。”柳氏拉住了刘尚书,柳眉倒竖,“这简直就是……简直就是要绝了我们刘家,老爷,你等会儿便进宫,和皇上说说。此事……此事实在是……”如同一块石头哽在了喉中,柳氏原本想怒一番,却又觉得不妥,只得硬吞进了肚中。

刘尚书两道眉毛往下垂着,身上散发着一股无奈至极的郁气,苦笑着说道:“皇上那性子,自己打定的主意,就算是太后发话,也是不会听的。”何况已经下了圣旨,要爱面子如命的宏宣帝撤回,难度无异於登天。

这些日子来,宏宣帝是什麽样子性子,大家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柳氏心里头自然也是明白的。只是她不想什麽都不做,眼睁睁看着儿子前脚刚入战场,後脚媳妇又跟上的荒谬之事,若是出个万一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