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1)

与中国人开战,那么我们就没必要再顾忌核弹这回事,如果美国人不想打,我们再想西进,也是没有希望的。”

“所以核心是美国人。”

“对,核心是美国人,是美国人的意愿。只要美国愿意和中国打全面战争,我们就有了最大的机会,我们就可以在六十年后,再次的实现从岛到陆的飞跃。”

“如果战争失败了呢?”腾川天皇问了又一个问题。

“那不可能,陛下。”铃木迅速的给出了答案,“没有人可以在一场全面战争中击败美国!朝鲜和越南都只是地区冲突,美国并没有使出全力。而这次要打中国,美国必须使出全力,才能在最小损失的情况下获得胜利。”

腾川低头看着手下小小的茶具,又倒了一杯花茶,递给了龙之介。

龙之介低头,恭敬的接过,道谢。

再次抬起头时,天皇陛下早已起身离开。

三天后,铃木龙之介被任命为日本从各骨干舰队抽调舰只组建的,“和平”舰队的司令官,主管台海冲突的一切事宜,有相机决断之权。

2014年9月14日,22:12,台湾东侧六十公里,日本和平舰队,雾岛号驱逐舰,日本“和平”舰队指挥中心。

对一个月前,那次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会面,铃木龙之介已经无数次在自己的脑海中重现过当时的画面,他一句句、一字字的把腾川天皇的每句话翻来覆去的琢磨,去推辞高层的意向,去决定自己的行动。

这个工作并没有占用龙之介司令官太多的时间,在大陆的前两批火箭弹已经基本摧毁台湾西部、中部的成建制空军力量和防空力量之后,大陆的大型攻击机群和轰zhà机群,现在就在距离自己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

他们恍若无人的在台湾的上空肆虐,仿佛完全没有把这个世界上最强大防御体系宙斯盾系统放在眼里。作为掌管宙斯盾系统的司令官,龙之介认为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

即使他的美国爸爸给的命令是按兵不动。

我们千里奔赴台湾海峡,冒着被大陆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危险突入大陆岸基导弹防御区,不是为了来这里看戏的!

龙之介再次下定了决心。

他相信,这绝对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决心,这是腾川天皇、是原首相、是纲太长官一致的意志,是大日本帝国国家灵魂的意愿。

挑起中美全面冲突,扩大战争规模,和美国爸爸一起击败中国jūn_duì。在胜利后为日本,这个距离共和国最近的亚洲国家,这个最听美国爸爸命令的亚洲国家,找到自己从岛国向大陆国家转变的,那一块最重要的跳板。

这个机会,现在就在自己的手里。

“司令官阁下,下命令吧,这是最好的机会了!”被放在明面上的右翼分子,龟田二郎还在龙之介身边鼓噪。

龙之介深沉的叹了一口气,等待了五秒钟,确定周围的人都感觉到了自己的犹豫不决,方才开口。

“雷达转为攻击模式,区分目标等级,标出高威胁目标,汇报情况!”龙之介踌躇满志的迈出了历史的一步。

恩,决定历史的一步。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报告,主雷达攻击模式已开启。目标危险等级评定为低,无对本舰高威胁目标。”

“大陆空军在攻击台湾的地面目标,他们不会主动攻击我方,目前也没有对我们发shè反舰导弹,威胁评定等级没问题。”

龙之介知道自己暂时是安全的,但是他能猜到,只要自己攻击大陆空军的导弹出仓,自己就已经坐在了一座会移动的zhàyào包上面。

永远不要小看大陆jūn_duì武力报复的决心和能力!

“区分雷达回波强度,锁定高回波目标,解除全部防空导弹保险,通知各护卫舰,照此办理!”

“司令,我们是不是跟美方指挥部通报一下?”龙之介的信息员提醒了一句。

“不用了,我是舰队的总指挥官,我的命令不需要另一个国家jūn_duì将领的批准,通知各舰,主雷达开启攻击模式,解除导弹保险!准备接收目标数据链!”

从大陆宣布解放台湾到现在,龙之介大概也判断出了美国人的思路,他们放弃了第一时间介入的权力,把台湾的制空权轻飘飘的丢给了大陆,这明显是打着把台湾战役变成持久战的打算。

这符合美国人的利益,但是这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日本需要这场战争扩大,需要美国撸起袖子亲自下场,需要共和国败的失去自卫能力,需要找到国家的最终出路。

“各舰保留十二枚防空导弹,剩下的全部分配给共和国的轰zhà机群。”

“收到!目标分配完毕!是否下发各舰?”主控系统cāo作员的回复果断干练。

“下发,通知各舰听我命令,准备发shè!”

在台湾东侧六十公里的洋面上,日本和平舰队以二十节的巡航速度航行在洋面上,执行了灯火管制的舰队,像一尊尊浮在海面的钢铁冰山,沉默而庞大。

从雪风号舰桥上向四周传播的无线电波,仿佛唤醒了沉睡的恶魔,无数明亮的火焰从八艘金刚级和四艘爱宕级的mk-41垂直发shè系统中依次跃出,拉着细细长长的亮白色尾焰,飞向了几十公里外台湾的上空。

2014年9月14日,22:15,台湾上空。

王海在六分钟前,就已经关闭了自己战机的雷达告警装置,从他遥控着这一台新的歼十从福建某机场起飞之后,那个恼人的告警雷达的报警声,就从来没有停过。

王海知道这很正常,算上台湾没有被摧毁的、藏在掩体里的防空雷达,算上漂泊在台湾东侧美国舰队、北约舰队和日本舰队的防空雷达,每秒钟撞击在自己机身上的雷达波束,绝对有超过六十个发shè源。

换句话说,从王海起飞之后,他的飞机就一直被台湾的雷达锁定着,被美国人的雷达锁定着,被日本人的雷达锁定着,被北约的雷达锁定着。

王海觉得要是自己现在坐在那架飞机的驾驶舱里,估计两年内是不能要孩子了。

“王哥,你飞那么高好无聊啊!要不要换台歼七下来和我一起玩玩!”

王海的僚机苏云现在驾驶的是一台歼七,这款1964年定型生产,仿制于米格-21,典型的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是共和国空军存有量最大的战斗机,直到现在都还保持着超过一千家的在役数量。

国家对于如何处理这批飞机一直没有好办法,拆解要花钱,出售没人要,打仗吧,xing能又太落后,于是只能渐次淘汰。但是自从国防部战备后勤中心提供了飞行器遥控驾驶系统之后,空军的那帮研究人员就把主意打到了这款二代机的身上。

没有先进雷达,不能超视距空战?

没关系,遥控歼七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吸引火力,要啥自行车?

航程有限,作战范围小?

没关系,台湾海峡总共也不大,国家也没指望你能飞太远。

空空作战能力弱,与台湾空军的三代机xing能差距有点大?

没关系,能丢zhà弹就行,能当rou盾就行。要啥自行车?!

于是这次共和国收复台湾,派出的第一批攻击机队中,除了一百多架歼十和歼十一用来完成空域作战任务之外,其他的全是以歼七为主的老式飞机,象征xing的带了两枚霹雳-8空空导弹,剩下的挂架全部都挂上了航弹,目的就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因为飞机上没有飞行员,所以被击落了也不会心疼,就当台湾人,或者美国人帮共和国报废旧飞机好了。

这批随队而来的歼七,在未加入战斗之前,是以无人机模式保持巡航状态,跟在王海他们后上方的。三代机们清理了台湾上空剩余的台方空中力量之后,指挥部发现美国人没有介入的意图,就命令鼬鼠飞行员们接管了一部分巡航状态的歼七,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歼七虽然是五十年代的二代机,xing能指标和三代机没啥可比xing,但是格斗xing能相当好,作为隐藏的机pào党,苏云可是对此充满了热爱,一有机会就申请了一架,冲到低空空域,顶着台湾军方零星的防空火力刷战绩去了。

刷战绩是刷战绩,低空的作战环境还是危险,苏云已经被击落两次了,不过这人年轻,jīng神状态好,现在开着自己控制的第三架歼七,大呼小叫的在那用航pào扫shè,时不时还撩拨王海两句。

王海对反复被击落这种事没有太大兴趣,cāo纵着自己的飞机继续执行空域清除任务,因为关掉了雷达告警装置,所以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日本人从海上发shè的导弹,等到他看到一大片明亮的光点从自己飞机的下方飞过去之后,他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王海做了个盘旋,目测了一下那批导弹的轨迹,发现他们大部分是冲着后方高空上,处于无人驾驶巡航状态的歼七去的,咧嘴笑了一下。

因为在设计时从未考虑隐身的问题,所以早期型号的歼七,在雷达上的信号反shè面积,比现在先进的战斗轰zhà机和对地攻击机还要大。在开战之初,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三代机和轰zhà机们,指挥部的参谋们很恶趣味的让这批巡航状态的歼七把高度保持在了轰zhà机常用的高度,希望能够吸引一些火力,没想到还真的成功了。

“王哥,喝水么?”刚刚被干掉了第三次的苏云,从王海身后探过身子,在他脚下杯架上放了个水杯。

“刚冲的咖啡,卡布奇诺。”苏云笑嘻嘻的。

“我开飞机呢,小苏,你又违反程序了!”王海一皱眉头,这小子就是太过活泼,总是挑战管理人员的底线,这都阵亡三次了,还这么没溜。

“指挥中心,我看到了宙斯盾的防空导弹,是美国人介入了?”王海转到了通讯频道。

“是日本人的舰队,反击已经jiāo给海长城系统了,你不要受影响,损失在咱们可接受的范围内。”指挥中心迅速给了一个回复。

王海扫了一眼蛛网系统的综合信息屏,发现台湾空域里除了自己人的飞机,就只剩鸟了。于是他伸手打开平飞辅助系统,拿起了苏云给他的杯子。

卡布奇诺呢,尝尝。

第二十三章 海龙

2014年9月14日,22:19,太行山脉地下四百六十一米,海长城系统攻击大厅。

“036号发shè管,减压罩安装完毕,发shè待命!”余小鱼最后检查了一遍面前长达六米,直径超过七百毫米的鱼雷减压罩,按动了手边的就绪按钮。

和其他一百四十九名鱼雷指挥官一样,余小鱼一个人负责维护一具岸基鱼-6重型鱼雷发shè架,借助机器托架和后勤单位的辅助,完成从装弹,加罩,推入和引导的全过程。

余小鱼所在的发shè大厅,是一个像蜈蚣一样,被分成一截一截的狭长洞xué,全长八米的重型鱼雷发shè架,像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并排排列在这个狭长的大厅中,发shè架后面是二十米宽的运输通道,不时有后勤战士们开着电动鱼雷转运车从余小鱼身后经过。

余小鱼知道,那是序号在他后面的鱼雷指挥官们要求的弹yào。

大厅中,每十台鱼雷发shè架之间,都会有厚厚的岩壁和钢制安全门做隔离,防止这种战斗部装yào超过两百千克,一枚就可以击沉排水量万吨左右军舰的重型鱼雷,在发生意外时,波及到其他发shè舱段的正常运作。

然而余小鱼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用,他手中的这种战斗全重超过一千六百千克,直径超过五百毫米的庞然大物,其bàozhà的威力,真的是那几米厚的岩层可以阻挡的么?

但是,余小鱼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已经很满意了。在来到这个鬼知道在什么地方的,深埋于地下洞xué中的,国防部战备后勤中心之前,余小鱼只是青岛海军基地潜艇部的一位普通地勤人员,他一直渴望能够到艇上工作,然而始终未能如愿。

直到两年前的某一天,联勤部的同事们不知道哪根筋抽抽了,在海军系统内广泛推广一款小游戏,叫遥控海战。

游戏很简单,余小鱼cāo作一枚有线制导的重型鱼雷,躲过敌方水面舰艇的重重阻隔,最终目标是击沉敌方舰艇。

游戏做的很真实,鱼雷有航程要求,航速会随着航行时间的增长下降,敌军很狡猾,会使用各种先进的武器反击鱼雷,然而因为游戏省略了潜艇接近敌船的过程,所以余小鱼并没有觉得太难。

作为一个热爱潜艇事业的海军后勤兵,余小鱼非常清楚,在发shè鱼雷之前,成功的让潜艇接近到有效发shè距离,才是用鱼雷攻击敌船最大的障碍。

因为共和国一直以来的海军发展战略,海军系统的假想敌,美国和日本,一直在玩命的发展反潜力量,还在共和国的近海区域铺设了大量的反潜声呐。

虽然共和国可爱的渔民们,一度开着自己的机帆船,跟在美军的科学考察船pì股后面,等着美国人放了声呐后,捞起来拉回去卖废铜,在很长时间内成功的阻碍了美军在共和国近海海域铺设声呐jiān ting网络的打算,但是所谓好汉架不住人多,美国人实在是太有钱了,他们玩命的烧钱,最终还是基本完成了近海侦听声呐阵列的铺设工作。

这直接威胁了共和国潜艇部队在大陆架区域的活动安全,然而上层对此也没有太好的方法。

认为自己见过世面的余小鱼,因此对那款游戏嗤之以鼻。潜艇接近鱼雷有效范围这一环节都没有,还想锻炼海军战士的素质?纯粹是浪费时间。

但这并不影响余小鱼把这款游戏的积分刷到了排行榜第七位。

这也是余小鱼出现在这个地下大厅的原因。

那款叫做遥控海战的简单游戏,把余小鱼拉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世界。

“一号到四十八号发shè架,发shè就位!”耳边的通话器里传来了海长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