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章(1/1)
一百九十七
次日醒来,抬头看,只见她早已坐在床边。那双眼,也在看自己。
古怪的眼神:茫然,惊奇,又茫然,哀伤,最后一无所有,只剩下美丽的大大的杏眼。
杏眼回过神来,见孟蠡痴痴地,就闭了下眼皮,……双眼皮儿。然后睁开,一点儿羞涩也没有。下了床,站着,正面对着问孟蠡道:
“王爷,可否收留奴家,在王府做个佣人?”
孟蠡被她的艳光逼着,被她的热香压迫着,还有这不冷不热的话语搅和着,一时没听明白。问道:“你说什么?”
“奴家想在王府做个佣人”
………………
孟蠡回忆起昨天的经过,想像不出她做佣人是什么样,笑道:
“我家里没有佣人”
“啊?”美人儿一阵失望与哀伤。脸色发白。
孟蠡心疼,一下子清醒了。道:
“下人是有的,不过,都在外面。”
“外面?什么外面?”
“就是不能进里面,离二门都远。我只知有,但连面儿都没见过。”
女人笑了,道:“那不就是佣人!”
“啊?”孟蠡呆了下,“我还以为佣人是在内堂服侍夫人小姐的”
“也可以啊,外面的粗活奴家怕做不来,王爷就发个善心,让奴家做小姐的……奶妈,不是,就是差不多的,照看孩子,好不好?”眼睛直视着孟蠡,又没撒娇的意思。
孟蠡摸不透她的真实意图。难道她忘了昨天的话?是要嫁给我的,如今却这样说!
我虽然不一定想娶她,但这么美,做个下人,把夫人的风头能抢去!
哂笑道:“我们家孩子不用别人带的。”
女人的脸一下子灰败了,眼泪盈眶,遮住了双眸。
孟蠡疼,悔不该将她最后的希望打破。忙改口道:
“不过,我喜欢,你带孩子一定比紫嫣带得好”
女人转悲为喜,抹泪道:“多谢王爷”
“嗯,洗漱了吃饭吧”孟蠡在心里叹气,万里迢迢,带个佣人回来了。
结了账出门。孟蠡又回到现实,想起还有几个地方没去。踌躇。
算一算,走一趟用不了半天,下午就可踏上回家的路。心里高兴了,对女人道:
“走,我先带你逛逛,然后下午出城”
女人无言,只睁着疑惑的眼睛,猜忌不定。
“怎么了?”
“你不怕皇…反悔?”
孟蠡一楞,倒没想到这个,随即笑道:“不用怕,有我呢”
于是牵了马,抱她上去,放在前坐,自己上马。夹马身,往白府驰去。
一路专走没人处,很快到了那片树林,下马,牵着进入林中,找寻着。
终于找到宁石味咽气的地方。拴马时,见女人脸色煞白,面露惊恐,忙问怎么了?
女人不说话,嘴唇哆嗦地看四周,孟蠡这才明白她误解自己。解释道:“
别怕,我到这里是想见死去的大哥最后一面,然后永不再来。”
“嗯”女人松了口气。下马,站在旁边。
孟蠡过去,在那片空地处伫立,回忆着,那晚的情景。仰天而告:
大哥,若你冤魂在此羁留,不能返回故乡,就跟我走吧。玉嫣生了个儿子,我给他取名宁小味,好继承你的血脉。大哥,你听见了吗?
风林呜呜,余声回响。孟蠡的毛发竖立着,但没有恐惧。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孟蠡还沉浸在回忆里。忽然身后女人一声惊呼,将孟蠡唤醒,抬起头来,眼角里人影一闪……不是人影闪,是一个人转过身来……那又不是转,仿佛他本来就是面朝着自己!一切都在眼前消失,只有这个人如太阳独占天空……孟蠡的眼中。
大宝法王!
一刹那的联想无异于幻觉,所谓佛光的传说不外如是,那是气质、体态、姿势、表情、精神、修养、武功的完美结合:庄严硕大的身躯,足有三四个孟蠡体量,高出三尺去。皮肤洁白,散发出莹光,眼睛深邃如月之明亮,举动若有风起,声音隐若天上,悲天悯人,莫测凶祥。给你的感觉是微笑,可你细找,哪有一丝笑的影子!…
孟蠡的心烦意乱像一点火星,旋即被升起的护体真气扑灭了,在血液中笑道:“上师好深奥的武功,不同层次的人幻觉也不同呢!”
法王眼中精芒掠过,已从孟蠡脉博的起伏感知了他的话。散去功力,法王变得苍老萧索。
孟蠡问道:“皇上呢?”
“他不想来”
“有多少女人毁在你们手里?“
“百十个”
“皇上也想练功?”
“我为成佛,他想女人”
“为了成佛你不惜千万少女活泼泼的生命?”
“是,我后悔,可是成佛的那一刻太过诱人”
“可惜你成不了佛”
“所以我在此等你”
“想传我密宗心法?不必了,成佛即不是人,无异于枯松怪石,孤寂于万古宇宙,还不如死去”
“真是千年难遇的天才,你怎么知道那一刻是什么样的?”
“尚有一纸之隔,已看到上面的光影了,既已看到,何必得到?”
“我做不到,也不想强求了,你送我一程?”
“大慈法王好像与你不同?”
“他是世俗中人”
“那是皇帝管的。你走吧”
法王无言,转身消失在黑暗的树林深处。
“那人是谁?”女人问。
“没你的事,别问。小心晚上做恶梦”孟蠡牵马出来,已没多少心情。但白府近在咫尺,还是看一看吧。
白府也已换了主,孟蠡正想怎么进去,女人却惊问道:
“你,你想干什么?”面极惊恐。
“怎么了?”
女人就是不说,光有泪。
孟蠡向前看去,那里写着御史府,忽然想到,他丈夫现在不就是御史?明白了。再无兴趣,折回来。
一百九十八
太阳的火力散发着。孟蠡也顾不得。
若让那狗御史看见,他不羞,自己羞。走吧,离开这不堪回首的京城。
搂着,隔开半尺,孟蠡加速奔驰,不管路人惊奇的目光,只要离开。
回到杭州,谁还认得谁,谁还记得谁?
至晚间,过了二百里路,在县城寻了家上好客栈住下。两张床一间,吃了就睡,一觉直到天亮。
还是没有话说。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地方,一切都陌生,只有两人是亲人。女人的孤苦没有了,向往着在王府做佣人的日子,问道:
“王爷,你有几个女儿?”
“三个,一个是收养的。我还有四个儿子”
“我不喜欢男孩。你女儿多大了?”
“五周岁吧,收养的那个大些,七八岁”
“她们一定既漂亮又可爱”
“嗯,也很调皮呢”孟蠡说着,总觉着别扭。她与我这样耳鬓厮磨,肌肤相亲,却一点儿没有感觉,倒像姐弟之间。而自己,却受不了了。
忽然没了她的声音,孟蠡看到她擦眼泪。就耐住性子多问了句:“你是不是在想孩子?”
澄莹无语。
孟蠡又多问了一句:“是女儿,还是儿子?”
“是女儿”,澄莹哭起来。
嗨!真是多事。孟蠡后悔,却又不得不继续问:“
她叫什么名字?在京城?”
“叫胡静,她死了”
“死了?怎么回事?”
女人就再也不开口了。哭了半天,自己擦干泪水,舒出口气,笑问道:“你女儿像谁?”
唉---!孟蠡不想再谈,就闭了嘴,看两边风景。
女人觉出他的厌烦,自己就无趣,然后伤心起来,又要哭。
“你别哭了好不好?”
女人强行止住。
“你这么柔弱温驯,怎么敢顶撞皇上的?”
“我就是太柔弱了,才到这个地步。一生都毁了,宁可死,不想再受屈辱”
“你死活不嫁给皇上,为什么肯嫁给我?”
“我想先逃出来”
…
孟蠡无语。
女人脸红了,一会儿道:“你是王爷,又这么年轻,怎会娶我?”
“那你打算今后怎么办?”
“到你家里做佣人啊”
孟蠡好笑,吓她道:“本王为了你得罪皇上?”
女人蒙了,身子发飘。
孟蠡继续残忍道:“本王把你救出来,也就罢了。怎会再带你回王府?几千里路,带个佣人回去?”
澄莹吓坏了,哭道:“那我嫁给你,只求你别扔下我”
“你都半老徐娘了,还嫁给我?”
澄莹呆了,半晌捂脸痛哭。
“还不如嫁给皇上呢,后半辈子无忧无虑”孟蠡道。
“嫁给他?呸,我死也不嫁。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女人哭得几近疯狂。
孟蠡的泪流下,笑着,内心尽是悲凉。
…
女人晕倒在孟蠡怀里。
这样的娇弱之躯,是禁不住风的。孟蠡寻了家小客栈,住下。
来到黄昏。油灯照着,澄莹睁开了眼。
恐惧让一切成为次要,看见孟蠡,澄莹一把抱住,死死的,再不放开。
“我是故意吓唬你的。怎么会扔下你不管?放心吧。我爱你,一定娶你做老婆。保护你。”孟蠡拍着她后背,安慰道。
澄莹呜呜哭着,又晕了过去。